返回首页

粮食加工工艺流程?

381 2023-01-06 11:11 令狐娜 手机版

一、粮食加工工艺流程?

1.原粮清理(圆筒初清筛,振动筛,去石机)。

2.砻谷(就是脱壳,用砻谷机,一般配有风选,可以除去稻壳)。

3.谷糙混合物分离(谷糙分离筛)。

4.分离出糙米中的未熟粒(一般大型米厂采用)。

5.碾米(米机,一般为一砂两铁,加上抛光机也可以算三铁,南北方大米有所不同)。

6.白米分级(白米分级筛)。

7.色选(色选机,目前国内市场上最高档的是瑞士布勒的色特克斯Z系列,大能人价格也较高) 。

8.抛光(有些小米厂把这个放在色选之前)。

9.白米分级。

10.打包。

首先风选,除尘,扒皮去壳,再经过三次精磨,色选,出米,称重,装带,封口,完全加工。

二、机械制造工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哪些

机械产品是指机械厂家向用户或市场所提供的成品或附件如汽车、发动机、机床等都称为机械产品.任何机械产品按传统的习惯都可以看作由若干部件组成部件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部件(也称分部件或组件)直至最基本的零件单元

三、古代怎么碾米?

中国古代加工粮食的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加工粮食的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在河南新郑裴里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就出土了加工谷物的石磨盘和磨棒这些比较原始的加工工具。 在河南新郑裴里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就出土了加工谷物的石磨盘和磨棒这些比较原始的加工工具。 各地出土的绿釉陶磨、舂米画像砖和杵臼人像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人民使用石磨磨面方用脚踏动石碓春米的情景。 各地出土的绿釉陶磨、舂米画像砖和杵臼人像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人民使用石磨磨面方用脚踏动石碓春米的情景。 东汉时期又发明了水碓,这是采用下击水轮带动凸轮运转,拨动脚踏碓舂米的水利加工机械。 东汉时期又发明了水碓,这是采用下击水轮带动凸轮运转,拨动脚踏碓舂米的水利加工机械。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它比人力踏碓、杵臼舂米的效率高了百倍。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它比人力踏碓、杵臼舂米的效率高了百倍。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创制了连磨和水碾。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创制了连磨和水碾。 连磨是以牛牵引,通过齿轮运转,带动八盘石磨同时加工谷物。 连磨是以牛牵引,通过齿轮运转,带动八盘石磨同时加工谷物。 水碾,必先建水堰,利用水的冲力,推动水卧轮带动石碾碾米。 水碾,必先建水堰,利用水的冲力,推动水卧轮带动石碾碾米。 中国风扇车的发明也是比较早的,一九六九年在河南济源泗涧沟出土了西汉时的陶践碓和陶风车的模型,这是西汉发明使用风车的物证。 中国风扇车的发明也是比较早的,一九六九年在河南济源泗涧沟出土了西汉时的陶践碓和陶风车的模型,这是西汉发明使用风车的物证。 风车是一种利用空气流动的推力,运用流体力学、惯性、杠杆、轮轴等物理原理,将风能转代为机械能的有效机械。 风车是一种利用空气流动的推力,运用流体力学、惯性、杠杆、轮轴等物理原理,将风能转代为机械能的有效机械。 古人正是运用了风车的这一特性,将所得的机械能用於分离谷物与杂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力。 古人正是运用了风车的这一特性,将所得的机械能用于分离谷物与杂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力。 河南济源陶风车的发现,引证中国约在北宋千多年前发明风车。 河南济源陶风车的发现,引证中国约在北宋千多年前发明风车。 这些粮食加工机械的发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这些粮食加工机械的发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先秦时代人们常吃的粥饭是黍、稷和菽。黍和稷统称粟,菽是豆的古称。当时稻米和麦子都是珍粮,一般人不容易吃到。而且要吃麦子,也不能粉食,只能粒食,把小麦仁蒸煮成麦饭、麦粥吃,因为石磨还没有出现。 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石磨用来磨砻谷物,既能磨脱谷物皮壳,又能作进一步加工,使小麦的麸皮从麦面中分离出来,做成了面粉。当人们学会磨制面粉和米粉的时候,各种粉食制品乃应运而生 人工手推和用畜力牵动的石转磨试制成功,人们又创造了簸选谷物用的木制农具枣风车(又叫 扇,是利用扇板回转生风的原理制成的),这样,从原粮到口粮、从粒食到粉食一系列加工过程,面貌完全改观了。 自两汉到近代,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农村,杵臼、踏碓、水碓、风车、石转磨等设置,是很普遍的。元代时,我国巧工瞿氏发明机械传动磨面的方法,把磨设在楼上,楼下设机轴以旋之(据明陶宗仪《辍耕录》)。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机械传动磨面的设备。 2

回答者: 新春牛

四、谁知道详细的大米加工流程?

雾化着水具有着水均匀的特点,特别适应于少量、均匀对颗粒表面着水,并已广泛地用于小麦入磨前雾化着水,可软化麸皮,减少麸星。糙米进行雾化着水,调质润糙,对提高成品米的整米率,改善白米外观及食用品质、降低电耗有显著效果。

1)糙米雾化着水的工艺效果

糙米雾化着水是针对现行共知的碾米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而研究的新碾工艺技术。在不改变原有碾米工艺、设备的基础上,在砻谷与碾米工序之间,也就是在谷糙分离后的净糙米进入头道碾米机前,增加一台糙米雾化着水机,通过对糙米进行均匀雾化着水0.2%-0.6%,将糙米皮层水分增加16.5%-17.0%,例外以层的水分与白米籽粒水分相差2-3个百分点,在料仓(斗)内存放20-40min,使得糙米的糠层和胚吸水后膨胀软化,形成外大内小的水分梯度和外小内大的强度梯度,糠层与白米籽粒结构间产生相对位移,皮层、糊粉层组织结构强度减弱、白米籽粒强度相对增强,糙米外表面的磨擦系数增大。这样,不必用很大的挤压力和剪切力既可实现碾白,大大减少了碾米过程中的破碎和裂纹,使白米表面更光滑,整米率大幅度提高。糙米雾化着水后再碾米与现行的干磨碾米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工艺效果:改善了白米碾磨不匀,提高了白度;外加水分抵补碾米时米温升高而产生的水分蒸好,也正因此而克服了白米外表层水分急剧蒸发产生的内应力,所以降低了白米的龟裂;节省碾米电耗;降低碎米率;增加出米率。

2)糙米雾化着水机的选用

糙米的雾化着水,着水量少(0.2%-0.6%),但着水均匀性要求高,这就要求把水充分雾化。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的把水雾化的方法有:超声波雾化、压力雾化、离心雾化。现在粮食加工行业所用的雾化着水机大都是气流式喷雾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气流对液膜的摩擦分裂作用而把液体雾化的。当压缩空气以很高速度(200-300m/s)从喷嘴喷出时,因液体流出速度并不大,所以气流与液流之间就存在着相当大的相对速度,由此产生的摩擦使液体被拉成很细的长丝,这些丝状体在较细处很快断裂,形成球状小雾滴。气流式雾化喷嘴孔细小,易堵塞,磨损,而且动力消耗大,并需配置空压机,增加设备投资。

郑州精深粮食工程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雾化着水机,其工作原理是将溶液送到高速旋转的转盘上,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拉成薄膜,从盘的边缘甩出,甩出的液体受到周围空气的摩擦,撕裂而成为细小雾滴。离心雾化,液体工作在常压状态下,具有操作简单,流量弹性大,不堵塞等优点,但离心雾化需要高速旋转(6000-30000r/min)。过去实现连续、长期高速旋转是用机械变速,这种设备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难以在小型设备上实施。近年来,随着变频等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机本身就可实现长期、连续高速旋转。利用这一技术制造的雾化着水机,具有设备工作平衡、可靠、寿命长,对水质适应性强,节省电费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已获国家专利,并在湖南、江苏、湖北、山东、山西、四川、黑龙江等省几百个厂家应用。经生产实践验证,离心原理的雾化着水机是糙米着水的理想设备。

3)糙米雾化着水的经济效益分析 糙米雾化着水后进入米机碾白,如同加入滑润剂,吨碾米电耗降低,米糠和碎米减少,大米出率提高。我们在山东晶晶米业有限公司,用同批稻谷原料,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对未雾化着水与雾化着水的糙米进行了生产的测试。通过对测试原始数据的整理、推算,少损失的水分,少出的碎米和米糠必然增加成品米。雾化着水后,成品米水分增加0.4%,一吨米增重4公斤,按每公斤大米1.78元计算,增效7.12元;加工每吨大米减少碎米14公斤,即增加成品米14公斤,成品米和碎米每公斤差价0.70元,增效9.8元;加工每吨大米减少米糠6公斤,成品米和米糠差价0.86元,增效5.16元;加工每吨米碾米节电9.5度,每度电0.65元,增效6.18元,加工每吨成品米增加经济效益28.26元,经济效益可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Baidu
map